8月19日-21日,由日本支部承办的亚洲铸造史学会2023年大会在奈良公园巴士总站演讲厅举办,这是三年疫情之后中国分会第一次组织参加的线下国际会议,我校环境艺术学院王汉卿教授、亚洲铸造技术史学会中国分会副秘书长与中国铸造协会会长、亚洲铸造技术史学会中国分会常务副会长张立波,中国铸造协会总工程师、亚洲铸造技术史学会中国分会秘书长袁亚娟,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杨军昌、副教授杨欢等9人一起组成的代表团,全程参加了大会活动。
亚洲铸造技术史学会2007年8月成立于日本,是一个国际性、跨学科的公益性学术组织,建会主旨是对世界各地的铸造技术史进行研究与交流。目前有来自日本、韩国、中国及其他国家的考古学、铸造技术、美术史、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理学、工学等领域与学科的会员239名,建有日本、中国、韩国3个支部(分会)。2023奈良大会安排了会务通报、大会交流、会务交流、联谊晚宴、闭幕式与重要遗址考察6个环节。本次大会交流环节共有现场口头发表15个和web海报发表4个。其中,中国会员做大会口头发表有5个,web海报发表2个。我校环境艺术学院王汉卿教授作为中国会员在大会上做大会口头发表。
8月20日下午,我校环境艺术学院王汉卿教授作了题为《“苏州片”泥芯的复原与改良研究》的学术报告,首先简要回顾了近年来发表该主题相关论文的侧重点,然后侧重探讨本文对古法泥芯成型技术的复原试验、案例分析与改良工艺研究进行梳理与归纳,总结“苏州片”泥芯制作的技术要点,规范工艺流程,指出“苏州片”泥芯成型工艺作为贴蜡法铸型工序中首道核心技术,泥芯用料就地取材、配比有方,制作工艺规范严谨。尤其在塑造泥芯形体时必须与后道工艺“贴蜡制模”中纹饰蜡片规格相吻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此,通过“苏州片”泥芯成型技术工序改良试验发现:有了规范的凹模制作法,既提升了泥芯标准化生产水平,又提高了泥芯制作的生产效率,也确保了为后道贴蜡法工艺获得合适的形体尺寸,为复活后道核心技艺“贴蜡制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报告内容图文并茂,引起了现场专家学者的提问与交流,受到了与会者的充分肯定与好评。
中国分会参会代表团
王汉卿教授在亚洲铸造技术史学会2023奈良大会上进行学术研究发表
中国分会代表与日本支部代表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