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2024江苏教师年度人物”遴选推荐活动结果揭晓,我校赵罡教授成功入选。“2024江苏教师年度人物”遴选推荐活动由省教育厅、省总工会联合主办,旨在以“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为目标,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弘扬高尚师德,展示优秀教师形象,让“大国良师”形象和“人民教师,无上光荣”观念深入人心。自2024年4月遴选推荐活动启动以来,经初选、复选、终选等程序,全省教育系统共50人入选,其中职业院校仅5人。
赵罡现任手工艺术学院院长、手工艺术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第三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负责人,江苏省苏作非遗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领衔人,江苏省第六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他从事职业教育22年,坚守教学一线,潜心育人,面向本科生和专科生开设多门课程,并于2023年起担任齐齐哈尔大学艺术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近年来他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轻工行指委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项,教育部职业教育艺术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江苏省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等荣誉。
赵罡长期投身于职教发展与非遗文化传承“双向奔赴”事业。“职业教育如何为非遗传承注入新鲜血液?非遗创新又如何打造职业教育新赛道?”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他早在2004年就主动前往苏绣之乡镇湖,向绣娘们传授色彩绘画表现技巧;赴连云港市东海县向水晶艺人传授绘画造型基本技法。2010年,他赴贵州雷山开展非遗传承保护、精准扶贫及乡村振兴工作。2013-2015年,他受组织委派,在中国民间雕刻之乡光福镇挂职党委副书记,创新性地推动非遗传承人的学历教育工作。目前,他带领团队走出了一条非遗技艺、技能传承与现代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之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志。”——传授知识,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是每一位教育者的责任和追求。赵罡以深厚的教育情怀和创新精神在职业教育的沃土上传承非遗文化,推进非遗教育入课堂,为学生搭建起一座连接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传承与创新的桥梁。
近两年,学校郑英和赵罡两位老师先后荣获 “江苏教师年度人物”提名奖和“江苏教师年度人物”称号,是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成果的生动展现。我校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通过树标杆、立榜样,加强正向引领,激励广大教师见贤思齐、潜心育人,不断提升全校教师的师德涵养,努力打造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技能过硬的良师金匠,为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公示结果

赵罡教授上课场景

2019年,陪时任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非遗司司长陈通在雷山非遗研发中心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