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新华网发起的“2024年非遗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案例征集”活动初选结果公布,我校手工艺术学院申报的6个案例全部成功入围,彰显了学校多年深耕非遗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效。
2024年9月,手工艺术学院组建项目申报团队,积极参与征集活动,此次案例征集涵盖非遗创新教学、非遗就业创业、非遗产教融合、非遗数字化与传播、非遗产品开发及非遗进校园等多个类别,申报团队成员利用假期时间积极准备,结合专业建设实际,凝练办学特色,形成典型案例。2025年1月,全国共有93个案例从200余份申报材料中脱颖而出入围初选名单,我校申报的6个不同类别的案例均入围,六大案例亮点纷呈,彰显了职教非遗融合的创新力。据悉,最终评审结果将于2025年3月公布。
作为唯一入选全国非遗保护先进单位的高校,十余年来,我校积极推动人才培养与非遗保护、产业发展、群众致富有效结合,东西部教育协作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积极探索非遗产教深度融合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将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贵州苗绣等非遗技艺系统化融入专业课程建设,通过数字化再造提升非遗资源使用率,开展“非遗大师讲堂”等活动筑牢文化自信根基,累计培养非遗创新人才数千名,带动就业数万人,实现“技艺传习”与“经济造血”双赢。2024年12月,学院助力“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桃花坞木版年画)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苏工美经验”。
非遗传承不仅是技艺的传递,更是文化基因的延续。此次六项案例入围,是对学院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成效的充分肯定。未来,手工艺术学院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非遗职教的更高质量发展,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公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