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7日,学校组织团队赴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开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地可持续性生计项目调研。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金颍若教授,学校手工艺术学院原副院长钱锦华、织绣艺术系系主任冯雨、专业教师顾晓兰、孙平,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薛皖如共同参加本次活动。
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文化公约和中国“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在“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四期570CPR4005)项目框架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加强了对贵州梵净山松桃苗绣可持续生计活动的指导,我校从2019年开始实施相关工作,至今共有336人直接受益,其中女性比例51%。
调研组针对学院与教科文组织的项目规划安排,团队先后赴寨英村古建筑群、松桃县职教中心(苗绣研学基地)、非遗工坊、松桃苗绣刺绣苗银技艺传习基地等多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及项目所在地开展调研工作。在此期间,调研团队分批赴苗绣省级传承人田茂媛,苗绣市级传承人吴仙花、龙梅、龙彩英,苗族银饰市级传承人龙松、杨贤等工作坊开展回访工作,对当地非遗技艺传承现状开展交流,建立长效沟通机制,从专业领域给予具体的指导,以便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4月6日,松桃“苗绣兴乡”可持续生计活动项目研讨会在松桃县人民政府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文化项目官员卢叶女士、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赵罡教授参加线上会议,松桃苗族自治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喻婧,党组成员副局长罗代军、鲁志坚、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龙剑英、全域旅游中心曾凡正,松桃苗绣省级传承人田茂媛,贵州省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欣,松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龙斌及学校调研团队共同出席,就项目四期执行情况及未来规划、调研成果进行了深入交流。

会议场景

现场交流

现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