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由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和江苏省社会心理学学会共同主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承办,南京大学学生心理协会和南京大学出版社协办的首届江苏省高校新时代心理健康素养大赛苏南片区心理健康会谈能力竞赛在我校瑞耕堂如期举行。
心理健康会谈能力竞赛考察的是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能力,朋辈心理辅导是大学生心理志愿者为有心理困惑的学生进行初步心理会谈,帮助其缓解不良情绪,使其得到情感支持的一种朋辈支持模式。
此次初赛共有10位大学生参赛,他们分别来自苏州科技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常熟理工学院、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和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党委副书记周东华莅临现场观摩,担任此次初赛的评委老师是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陈昌凯,苏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黎春虹,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副处长李凌云,苏州市职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汪清,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稚琳。5所高校的带队老师、观摩学生和我校的部分学生观看了此次比赛。
10位参赛选手抽签确定了比赛顺序,上场前10分钟抽取初赛题目,初赛题目分别是:大学生失恋、大学生宿舍矛盾和大学生就业压力,三位学生志愿者分别扮演处在这三种情况中的大学生,参赛选手上台和学生志愿者进行一对一会谈,会谈时间8分钟,总结2分钟。通过激烈的比拼,最终我校两位参赛选手获得了第一名和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此次初赛共选拔出4位学生参加12月初在南京举办的首届江苏省高校新时代心理健康素养大赛理健康会谈能力竞赛决赛。4位进入决赛的选手分别是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钱莹和汪元语、江苏理工学院尹子月、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盛敏姣。
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陈昌凯点评了此次竞赛。他说举办心理会谈能力竞赛的初衷就是发掘大学生朋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力量。大学生朋辈心理志愿者要扮演好暖心人、策展人和吹哨人的重要角色,他希望作为朋辈心理咨询师要做到以下三点:多听听来访者的故事、和来访者在一起以及注意会谈中把分析语言转化成会谈语言。
通过初赛,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大学生宣传了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更加关注自我的健康成长,帮助大学生树立了自己是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我校在本次初赛获得佳绩,充分展示了我校学子积极进取、刻苦训练、不畏强手、勇于突破、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继续加强训练指导,力争在决赛中再创佳绩。

参赛选手竞赛场景

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陈昌凯点评

评委和嘉宾观看比赛

合影